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

好想說

一句話

在楊茂秀老師,「好老師是自己找的」這本書的封底,書寫著這一些字:

「不要依賴教人家很多東西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;喚醒人家的好奇心,就足夠去啟發人的心靈。不要給人家太多東西,使人負擔太重;只要一點點火花,如果有易燃的東西在旁邊,就會燒起來。」

兒童觀

不敢說兒童哲學的兒童觀是什麼,只能說我所知道的兒童哲學,是以兒童的想法出發的。什麼是以兒童的想法出發呢? 好像也沒有太明確的定義,那是一個慢慢在實踐中的體會。

陪伴,瞭解與檢視

陪孩子討論的時候,我喜歡陪伴孩子一起享受這個故事,情境,和藉著文本,一起探索這個世界裡許多新奇與美妙的思想,與作為的可能性

不一定想檢視孩子,是不是瞭解了書中所提到內容的重點。

我也想知道的是,在這個文本裡,

令孩子感覺有興趣的是什麼。
孩子有什麼疑問,或是有那些東西引起了他們的想法和看法。

重點是什麼?

我常覺得,決定文本的重點是一個主觀的行為

比如說,
琇芬提到在「抱貂女子」這件靜態的畫作中,卻能表現出回眸一笑的動感。和「崖洞聖母」的光線明暗配置引起別人不同的觀感。

我則喜歡達文西巧妙的裝置設計,他所處的那個時代,和「最後的晚餐」裡,十二個門徒神色各異之間的豐富人性。

每個人在閱讀中,是不是都會得到一些屬於自己的重點呀?

主動性的閱讀

在我自己最近的學習中碰到的例子,一個講兒童文學的老師說到,在後現代的文本作品中,常常有「不確定」的結局。

我自己想到的一個疑問是,「後現代」是對於「現代」崇尚理性的一種反思,為什麼會導致「不確定性」這樣的特質呢?

為了解決這個疑惑,我試著在資料中瞭解現代主義,與後現代主義的思想脈絡,與這些思想的特質與關聯性。

嗯,我覺得,這應該就是吳敏而教授所談的主動性閱讀的意思耶。

主動性的閱讀,不在於「知道」文本裡提及的知識與作者想表達的意思。
在於以自己的疑問與想法出發,在文本中探索意義。

孩子能懂嗎?
讀童話莊子時,我們常會有一個疑問,孩子能懂得這些故事背後的思想嗎?

在討論暖身時的那一天,思町校長走進來說,孩子在這些故事裡,會有他們自己的體會和感受。

很久以前,我也到班上去講童話莊子的故事給孩子聽,那時我也問美秀老師,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體會這些故事背後,美妙而深刻的含意

美秀老師說,孩子的想法,也許與我們的並不相同,但是孩子有他們自己的想法。

在這些事情裡,我感覺,關心與觀照孩子的想法,比期待他們能夠想到我們已經想到的,還要來的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