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

如果你是主教,那麼我就是英國女王了

如果你是主教,那麼我就是英國女王了

一個錯誤的前提,可以導致任何結論。

一個有效的推論是,
前提   (可以推得) => 結論

當前提成立的時候,則這個結論成立。
但是,因為這個前提不可能成立,所以這個結論怎樣都不可能成立,
反正結論根本就不會成立,所以在結論的那個欄位,不管填上什麼都可以。

從這個觀點看來,這樣好像說得通。

一個錯誤的前提,可以導致任何結論。
因為反正前提不可能發生,所以結論怎麼說都不算錯。

但是,從另一個想法來看。
前提 (推得)=> 結論

從前提到結論的推論關係中,應該要有"蘊涵"的關係。
也就是前提 "蘊涵" 了結論。

例如,
       如果
       (A)他是沒有正式結婚的人,
       那末
       (B) 他是沒有正式妻室的人 。

(B) 是蘊涵在 (A) 當中的。

從推論的蘊涵關係來看,
      如果
      (A) 你是主教,
      那麼
      (B) 我就是英國女王了。

在 (A) 跟 (B) 之間並沒有蘊涵的關係。
那麼,這樣可以算是正確的推論嗎?
我們還是可以說,
錯誤的前提,可以導致任何結論嗎?



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

當哨音響起

哨音,在什麼時候響起?

哨音,尖聲而且刺耳,提供了類似警告訊息。

可能在當危險,或是違規發生的時候,可以即時發出警告。

只是有一次,當我們的室內討論課,也用哨音來請小孩注意時。突然覺得,若一個團體,漸漸使用哨音來作彼此互動的訊息,在團體中的彼此之間,會開始少了什麼,或是多了什麼嗎?

在團體裡面,會有一個角色,比方說副營長,在違規或是危險發生的時候,會以急促的哨音來提出迅速的警告訊息。

其它的時候,可能更多彼此的溝通、約定、或培養默契比哨音好一點。要集合的時候,一段集合的音樂聲,又比哨音好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