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

杜老師的童話課 (二) 2011.2.12

童話的意義是什麼?
為什麼某些文類被歸為童話?

問童話的意義,也類似在問文學的意義吧。
文學的意義是什麼?

老師說到,某一些文學作品,常是作者自己無法完成的夢想,
那麼,因為文學作品的創作,得到一種抒發,或是完成,
類似一種心理、或是精神性的治療功能嗎?

文學作品,是否影響了人類的思想?
這樣的影響,曾經被觀察、或印證嗎?

「聖經」是一部影響很多人的文學作品。但是,聖經的影響人,不僅是文學的方面,更多是在神學的影響力上。如此說來,神學,文學,哲學,似乎從來也沒有分過家,總是彼此混合在一起。就如同老師也說,可以將佛洛依德的著作當作文學作品來看。若是如此,又何必庸人自擾的加以分類呢?但是,分類與範疇,似乎又是思維裡重要的一個項目。為什麼呢? 想到這裡,斷了線。

「文學的作用」這樣的問題,有點像是從前我去清大聽科學哲學課時,有個學生問,這些科學哲學的思考,或是對於科學方法的反省,是否真的影響了科學的研究。或是科學家作科學家的,哲學家研究哲學家的呢?

我自己揣想這樣問題的緣由,應該也是覺得一般在科學的學習,或是在工程的實踐上,很少會與科學哲學的思想有所互動的關係吧。但是在一些基礎科學的研究上,應該與哲學的關係,比較緊密,或是有些基礎科學家,本身也具有哲學的修養。

不過,我也在一本書上看到,當有人問費曼對於哲學的看法,費曼的態度是不以為然的。雖然我不知道那本書的作者說這件事,是不是只是開個玩笑。

扯的好遠了,說童話吧。

說的是應該,我在老師那天說的童話裡,找著與我的問題相關的想法。

老師說到,童話裡面,會有一些具有普遍性質的元素。我想,文學,應當也是如此吧。有著一些普遍具有的感性或理性的元素,否則怎麼能感動除了作者之外的其他人呢?

那麼,童話呢?
宋文理老師說,童話並不是少了什麼,而是多了什麼。
童話具有的,是更普遍的元素,使兒童都能感覺到的。

但這像是對童話的後設檢視,並不是在創作童話時,言明的條件。
(這樣使用「後設」,不知誤用了否?)

因此,在童話裡,常常發現一些較接近成人的元素,
比方說,男人的秘密,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。比較像是成人性質的思維。

但是比方說,文明得到原始力量的滋養,原始得到文明力量的規範,原始與文明之間的諧調與融合。或是,發現自己的大鼻子,就解開了魔法的禁錮。我蠻喜歡的這一段,發現自己的樣子,是一種解脫與開展的可能性。這就又更多一點普遍性質的思維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