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

思辯?

為什麼選擇「思辯」,而不是「揭露.說服.行動」?

在「揭露.說服」的過程中,孩童形成了他們的信念,會因為說服的出發點是良善的,得到的信念也是良善的。

但是「思辯」的過程促使信念的形成,必須經歷理性的檢視,且也從不放棄以理性檢視已有的信念。這樣的思維方式,在往後當面臨不同的「說服」觀點的衝擊時,仍然能以「理性」檢視和形成自己的信念。

畢竟將來可能面臨的「說服」,不一定都是全然良善的,也有可能是部分的立意良善,可是預設了錯誤的前提。或者,也許會面臨了良善的兩難處境。比如,開設一條公路使得居處偏僻的居民可以得到方便的生活,但是卻會破壞其他一些人原本的生活。如何回歸良善的本質出發點,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。

釐清「現象」,且追求在「現象」之下「原理原則」和「本質意義」的思考,也使得哲學在生活的實況中發生作用。

且在理性的討論與思辨當中,願意「聆聽」不同於自己的看法,形成多元的思考觀點,或是主動以多角度的思考面對各種議題。也是一個「公民」的良好素養。

兒童哲學的理性探究,其中之一的可能性,也是為了造就良好的「公民社會」。雖然這樣理性探究的行為,不一定跟隨著立即明顯的社會運動的參與。

不過,「理性.思辯」與「說服.行動」這兩個不同的觀點,倒真的引起了一個使我自己覺得挺有趣的問題,

當哈佛大學教授Sandel以他的哲學課程風瀰了無數的大學生,與社會大眾。並且以此倡導一個「理性」「關懷」的公民社會。

這樣的行動對社會的意義和價值,是否不如推動性別平等法案的社會運動者的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