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邏輯問題,跟小孩做思考的互動。會發生甚麼現象呢?我嘗試用下面這樣的邏輯問題與孩子互動,
有兩個句子,句子敘述的內容可能是 「真的」,也有可能「不是真的」。 如果一個句子的內容是真的,這個句子的「真值」就是true,如果一個句子的內容不是真的,這個句子的「真值」就是false。
1.這個句子的「真值」跟第二個句子是一樣的。
2.這個句子的「真值」跟第一個句子是不一樣的。
從這兩個句子敘述的內容來看,這兩個句子真值是true還是false 呢?
邏輯的語言是精確的,但是跟我們平常說話的方式有些不一樣。
翔讀了這個問題,他覺得就很像是聽到兩個小孩在講話。
這個小孩說「我說的這句話『是真的或不是真的』 ,跟另外那個小孩說的那句一樣。」
那個小孩說「我說的這句話『是真的或不是真的』,跟另外那個小孩說的那句不一樣。」
畫成圖畫是這樣,
像是一個故事裡的兩個小孩, 一個小孩說這樣,另一個小孩說那樣。誰說的是真的,誰說的不是真的,要從他們說的話裡想想看。也可能都是真的,也可能都不是真的。
小孩改變了這個以邏輯語言敘述的問題,依著問題的骨架,敷上肌肉,拉出紋理,使得這個敘述有了不同的意義,讀起來是不同的味道。
翔也說,他覺得這兩個人說的話,一定不會都是對的,可是也不會都是錯的。因為兩句話,是剛好相反的兩句話,如果其中有一句是對的,那麼另一句就一定是錯的。
澤在教室的周圍走來走去,想要找一個自己覺得有道理的想法。後來就整個人搭在小桌子上,頭下腳上的倒掛著 。我問哲,他在想甚麼。
澤說這兩個人提出不同的想法,他覺得應該有一個人提出的想法,可以用來反駁另一個人的想法。但是他還沒有找出一個人是如何反駁了另外一個人,所以他覺得還沒有找出他自己的想法。哲問我,那我對這個問題有沒有想法,有什麼想法。
我說「你覺得這兩個人說的話有可能都是真的嗎?」
澤說「極大的可能不會兩個人說得都是真的,但是也不能說就完全沒有可能兩個人說的都是真的。」
我問說「如果用另外一個情形來想呢。我跟你兩個人,我說『我跟你的性別是一樣的。』,可是你說『我跟你的性別不一樣。』你覺得,我們兩個人說的可能都是對的嗎?」
澤說「性別只有兩種嗎?我不確定耶。如果性別只有兩種,那沒錯呀,我們兩個人說的話,就不會都是對的。可是如果性別不只兩種,我就不確定是不是這樣了。」
「唔...」我也覺得有趣了「如果性別不一定只有兩種呢,那我們兩個人說的會同時是對的嗎? 如果這樣,有三種性別好了。一種是男的,一種是女的,另一種性別是甚麼呢?」
澤笑著說「不知道耶,不知道要叫做甚麼,叫『不男不女』好了。」
「OK…」我在白板上寫下「男,女,不男不女。我說我跟你的性別一樣,你說我跟你的性別不一樣,我們兩個人說的話會都是對的嗎?」
澤很有感受的說「就算有三種性別我們兩個人說的話,還是不會都是對的耶..」
澤的反應一向敏銳且快速,在他的學習的過程裡,也總是靈活且豐富。但是與他作思考的互動的時候,我總喜歡提供另一種情境。其實從我的角度觀察,並不是真正看得出,在哲的想法裡正進行的是甚麼。是在自己的一個想法和另一個想法的 puzzle 裡,尋尋覓覓的找出路。或是為了要確認一個想法是不是的正確,窮盡可能的尋找反例,直到完全沒有可能找出反例的時候,才願意確立這個想法的正確性。
在澤一向豐富而且快速奔行的思考方式裡,我喜歡安置一個緩慢的空間,思維可以在這個空間裡,細緻的醞齉和梳理。
我也喜歡思考對話空間的性質是,有人尋找出自己認可的想法,便在空間裡拾起一本書,隨意的翻閱。但也有人在空間裡徘徊走動,繼續沈浸在自己的思考裡。或緩,或急,或疾促,或不徐,每個人能以自己想法的腳步行走,尋覓自己認同的出路,直到在自己覺得滿意的位置停留。
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
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
舉例子 v.s 舉栗子
文/ 秀玲
小馨:「我要舉一個例子。」
他站了起來,舉起右手,並打開右手掌,掌心朝上。
小維:「你舉的例子是什麼?」
小馨站著笑而不語。
我說:「等你啊!」
小馨:「舉〝栗子〞。」
小維笑了出來:舉〝栗子〞,把〝栗子〞舉起來。
聽得懂的孩子跟著哈哈笑了起來。
我問:「小靜你剛剛要講什麼?你剛剛有舉手!」
小靜搖搖頭。
我再問:「淳淳?」
淳淳也搖搖頭。
我一臉不解:「嗯~我記得看到你有舉手啊?」
小馨幫我解了疑惑:「老師,我知道她在做什麼!她在〝舉栗子〞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又看到淳淳舉手。問她想說什麼,她又搖頭。
小馨:「她在〝舉栗子〞啊!她一直都在舉栗子。」
小馨又做了一次舉手的動作。(舉起右手,並打開右手掌,掌心朝上。)
我問:「〝例子(栗子)〞在哪裡?」
既然這麼想〝舉栗子〞,那就來談談〝栗子〞吧!想不到剛剛急著想下課的孩子這會兒興致都來了。
翔翔:「栗子在頭上。」
我說:「沒有東西啊!」掌心空空的。
孩子們喊著:「假裝!假裝!」
我問:「那你們指的〝栗子〞是什麼?」既然談,就談清楚些吧!或許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麼?
小維:「那個吃的栗子。」
我問:「吃的什麼栗子?」
小馨:「水果啊!」
我問:「什麼水果?」
小維:「圓圓的啊!像蘋果。」但接著又說:「水梨。」
我問:「水梨就是栗子嗎?」
「栗子的一種。」不知是誰說話的聲音。
「水梨是栗子的一種。」又有一個不知名的聲音響起。
此時上完廁所的小蔚正要走回座位,聽到這個說法,還來不及坐下,就急著喊出:「哪是啊!」
我問:「那不然是什麼?」
小蔚:「水梨是水果,它有水。栗子沒有水,它乾乾的。」
我說:「可是剛剛小馨說,栗子是水果。」
小馨趕緊回答:「沒有!它(栗子)不是(水果)。
我再問:「形狀呢?」
小蔚:「它長得跟蒜頭很像,但是它長得像蒜頭的是它的殼。裡面是甜甜,乾乾的。」
我又問:「那顏色呢?」
小馨:「咖啡色。」
小蔚:「外面是深咖啡,裡面是淺咖啡。」
我問:「我在哪裡可以找得到栗子。」
小蔚:「在市場就可以買到了。」
我問:「所以只能去市場買?」
小蔚:「對啊!」
《經查證:『栗子』是一種木本植物屬於 [ 殼斗科 ] 的植物,栗子是生長在樹上的,果實外包硬毛
外殼,裡面才是我們常看到的栗子,而松鼠所吃的也就是這個果實。
『水果』鮮果,含有漿液的果實。》
小馨:「我要舉一個例子。」
他站了起來,舉起右手,並打開右手掌,掌心朝上。
小維:「你舉的例子是什麼?」
小馨站著笑而不語。
我說:「等你啊!」
小馨:「舉〝栗子〞。」
小維笑了出來:舉〝栗子〞,把〝栗子〞舉起來。
聽得懂的孩子跟著哈哈笑了起來。
我問:「小靜你剛剛要講什麼?你剛剛有舉手!」
小靜搖搖頭。
我再問:「淳淳?」
淳淳也搖搖頭。
我一臉不解:「嗯~我記得看到你有舉手啊?」
小馨幫我解了疑惑:「老師,我知道她在做什麼!她在〝舉栗子〞。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又看到淳淳舉手。問她想說什麼,她又搖頭。
小馨:「她在〝舉栗子〞啊!她一直都在舉栗子。」
小馨又做了一次舉手的動作。(舉起右手,並打開右手掌,掌心朝上。)
我問:「〝例子(栗子)〞在哪裡?」
既然這麼想〝舉栗子〞,那就來談談〝栗子〞吧!想不到剛剛急著想下課的孩子這會兒興致都來了。
翔翔:「栗子在頭上。」
我說:「沒有東西啊!」掌心空空的。
孩子們喊著:「假裝!假裝!」
我問:「那你們指的〝栗子〞是什麼?」既然談,就談清楚些吧!或許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麼?
小維:「那個吃的栗子。」
我問:「吃的什麼栗子?」
小馨:「水果啊!」
我問:「什麼水果?」
小維:「圓圓的啊!像蘋果。」但接著又說:「水梨。」
我問:「水梨就是栗子嗎?」
「栗子的一種。」不知是誰說話的聲音。
「水梨是栗子的一種。」又有一個不知名的聲音響起。
此時上完廁所的小蔚正要走回座位,聽到這個說法,還來不及坐下,就急著喊出:「哪是啊!」
我問:「那不然是什麼?」
小蔚:「水梨是水果,它有水。栗子沒有水,它乾乾的。」
我說:「可是剛剛小馨說,栗子是水果。」
小馨趕緊回答:「沒有!它(栗子)不是(水果)。
我再問:「形狀呢?」
小蔚:「它長得跟蒜頭很像,但是它長得像蒜頭的是它的殼。裡面是甜甜,乾乾的。」
我又問:「那顏色呢?」
小馨:「咖啡色。」
小蔚:「外面是深咖啡,裡面是淺咖啡。」
我問:「我在哪裡可以找得到栗子。」
小蔚:「在市場就可以買到了。」
我問:「所以只能去市場買?」
小蔚:「對啊!」
《經查證:『栗子』是一種木本植物屬於 [ 殼斗科 ] 的植物,栗子是生長在樹上的,果實外包硬毛
外殼,裡面才是我們常看到的栗子,而松鼠所吃的也就是這個果實。
『水果』鮮果,含有漿液的果實。》
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
烏龍邏輯
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
邏輯新引
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
毛毛蟲不是毛毛蟲 by 秀玲
我和孩子討論著有關聯絡簿,以下是其中的一段插曲,迫不及待想和你分享!
插曲二:
卓欣:「〝毛毛蟲〞那麼小,怎麼會用聯絡簿?」
「剛剛說毛毛蟲的是誰?」我問。
「少湲。」
「少湲,你剛剛說的毛毛蟲是指什麼?」卓欣想多說些話,但我卻忙著要少湲解釋,沒有好好的等卓欣想問些什麼。一旁的孩子察覺了,先行向他說明。
少湲說著:「〝毛毛蟲〞就是學校的聯絡簿。」卓欣的聲音和著少
湲的聲音同時發出:「喔~我以為是〝真的〞毛毛蟲。」
《卓欣是這學期才加入的孩子。他不認識這些來上課的老師們是來自〝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〞。咦?那上了一學期的孩子知道嗎?》
我整理少湲的說法:「你講的毛毛蟲是不是指一個〝地方〞?」
魁馨喊著:「毛毛蟲就是這邊啊!」
卓欣問:「哪邊?」
魁馨說:「這邊。」
我走到卓欣身旁蹲下來,對著他說:「『毛毛蟲』指一個地方。有 一個地方叫『毛毛蟲』。就像說有一個地方叫『迪士耐』樂園,或 說有一個……」
祐維糾正我:「『迪士尼』。」
我繼續說:「或說有一個地方叫做……」同時把目光移向其他孩子,想看看他們的反應(其實是怕自己又說錯)。
道駿接口說:「『野柳』。」
目光從道駿的臉龐移回卓欣的臉龐:「對!有個地方叫做『野柳』,有個地方叫做『毛毛蟲』這樣懂了嗎?」
卓欣點點頭。
《〝毛毛蟲不是毛毛蟲〞啊哈!不正是『靈靈』裡的〝哺乳動物不是哺乳動物〞嗎?!》
插曲二:
卓欣:「〝毛毛蟲〞那麼小,怎麼會用聯絡簿?」
「剛剛說毛毛蟲的是誰?」我問。
「少湲。」
「少湲,你剛剛說的毛毛蟲是指什麼?」卓欣想多說些話,但我卻忙著要少湲解釋,沒有好好的等卓欣想問些什麼。一旁的孩子察覺了,先行向他說明。
少湲說著:「〝毛毛蟲〞就是學校的聯絡簿。」卓欣的聲音和著少
湲的聲音同時發出:「喔~我以為是〝真的〞毛毛蟲。」
《卓欣是這學期才加入的孩子。他不認識這些來上課的老師們是來自〝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〞。咦?那上了一學期的孩子知道嗎?》
我整理少湲的說法:「你講的毛毛蟲是不是指一個〝地方〞?」
魁馨喊著:「毛毛蟲就是這邊啊!」
卓欣問:「哪邊?」
魁馨說:「這邊。」
我走到卓欣身旁蹲下來,對著他說:「『毛毛蟲』指一個地方。有 一個地方叫『毛毛蟲』。就像說有一個地方叫『迪士耐』樂園,或 說有一個……」
祐維糾正我:「『迪士尼』。」
我繼續說:「或說有一個地方叫做……」同時把目光移向其他孩子,想看看他們的反應(其實是怕自己又說錯)。
道駿接口說:「『野柳』。」
目光從道駿的臉龐移回卓欣的臉龐:「對!有個地方叫做『野柳』,有個地方叫做『毛毛蟲』這樣懂了嗎?」
卓欣點點頭。
《〝毛毛蟲不是毛毛蟲〞啊哈!不正是『靈靈』裡的〝哺乳動物不是哺乳動物〞嗎?!》
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
觀察課 2011.03.14
故事像一個彈跳床,聽故事的人在上頭蹦蹦跳跳。有人蹦起又落下,一次又一次樂此不疲,有人彈跳了一會兒會先停止歇息。也有人舒服的躺著,在別人的彈跳間跟隨著起起落落,也享受了動感的樂趣。
楊老師從一個「吝嗇的人」的故事開始說的,這個吝嗇的人住的房子,有白色象牙作成的籬笆。這個吝嗇的人,實在太吝嗇了,甚至不准許一隻小狗聞到從他的家裡飄出來食物的香味。但是,當吝嗇的人控告小狗偷聞了他的食物,得到的判決是,他可以鞭打小狗,但是只能鞭打小狗的影子。
如果故事形成的思考圈圈,也像是一個白色象牙圍成的籬笆,此刻有小孩繞著籬笆周圍打轉,也有的正坐在籬笆上,雙腳在籬笆邊空懸著,有時晃盪在籬笆的裡頭,有時晃盪在籬笆的外面。
楊老師又講了小時候吃蚯蚓的故事。楊老師餵鴨子吃蚯蚓,一邊餵,一邊撈起幾隻蚯蚓放到嘴裡吃。小孩聽到楊老師唏哩呼嚕吞蚯蚓的聲音,都噁心了起來。「怎麼可能?」「是真的嗎?」
「我可以講一個更離譜的。」一個小男孩說。
於是小男孩說起了爸爸吃麵,麵裡有蟑螂,也有人說作菜裡面會放螞蟻,等等。
若要給這段談話取個名字,可以取作「令人難以相信的事情」。在「令人難以相信的事情」當中,一定要有正常的食物,噁心的東西,和把那東西吃下去的人。而且這個故事必須盪在真與假的邊緣,使人也疑惑在相信與不相信的邊緣。
說著「吝嗇的人」這個故事時,故事彈跳床上發生了小小的跳動,蹦起,又落下。「吃蚯蚓」的故事,也引起了一些跳動。這一次的跳動比較劇烈,因為「噁心」和「令人難以相信」引起了小孩更多想法的活動。
楊老師接著拿出這本張淑琍的思考故事集「斑馬線雲」,和小孩們一起共讀故事集裡的「睡獅王」。讀完楊老師問小孩,讀完這個故事之後,有沒有什麼問題,或是想說的。
有個小孩說「我看得懂字,可是我不想唸。」
楊老師在白板上寫下這個想法,然後問小孩是什麼名字。小孩說,我不想寫名字。
於是,白板上就寫下了,
我看得懂字,可是我不想念。(我不想寫名字)
另外兩個小孩的問題是,
要介紹自己嗎? (李騏)
問問題一定要寫名字嗎?()
在這個時候,想事情的力量更多了,從一個不認識的吝嗇的人鞭打小狗的影子,到可以想像蚯蚓在嘴裡蠕動的黏黏滑滑的感受,到一個真正降臨在自己身上的事件,「請提出問題」。
「為什麼要提問題,我們學校都不太需要寫功課。」小孩這樣說。
「我們學校功課爆多的。」另一個小孩說。
「為什麼我要做『甚麼』?」這是小孩在生活中,常常面臨的疑惑吧。當這句話不是一個抱怨,不是一個抗議,而是一個小孩真正關切的問題。
在生活裡,當小孩問著這個問題的時候,對他自己或週遭的環境發生了什麼樣的互動,當小孩在這裡問著這個問題的時候,跟他的環境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互動?
有一個小女孩問完她的問題說要自己寫名字。於是,小女孩上去白板寫了自己的名字,也有別的小孩也自己寫了的名字。
原本剛剛不想在問題後面寫上名字的大個兒男孩這時候說「我也要寫。」
「名字」寫在白板上,從小女孩書寫自己的名字的那一個時間,意義變得不同了。從被動的被別人提出,變成了主動的表達或自我宣告。於是,大個兒男孩決定要加入這個儀式。
楊老師繼續念著第一個問題「我看得懂字,可是我不想唸。」
楊老師問,會不會有時候我們認識一個字,可是不會唸。老師在白板上寫了一個字,是「門」這個字,裡面有一橫。「這個字怎麼唸?」楊老師問。
小孩到白板上寫了,「門」裡面有個「日」,「門」的旁邊有個「人」,「門」的裡面有個「兌」。在一段短短的時間裡,白板上像是掛起了一條晾衣繩,繩上掛著一個個有「門」的字。這條晾衣繩也掛起了一個個正在玩「門」這個字的小孩。
「字」是一種符號,這種符號,可以用來看,也可以用來唸。用來看的時候,有形象上的結構,用來唸的時候,會發出一些聲音。當晾衣繩上掛了許多有「門」的字的時候,「字」這種符號,正用不同的方式被檢視,被觀察,被注意,被遊戲。在這個「字」的遊戲裡,符號得先被分辨,拆解,重新結合。
上課結束的時候,楊老師走出教室,坐在外面的家長好奇的等待。「有什麼想問的嗎?」楊老師說。「剛剛在作什麼?」有家長問。楊老師提到小孩在教室裡說到他們的功課,也問家長,學習一定要有功課嗎?並且提到成長基金會的書,裴利老師寫的「遊戲是孩子的功課」。有媽媽說「遊戲有好的遊戲和壞的遊戲嗎?」「迷上遊戲是好的,但是沉迷不能克制就不好了。」楊老師也談到譬喻,隱喻和明喻。「為什麼我們要用譬喻,好像是有什麼不能直接說的。」有家長提出對譬喻的疑問。就在這個時間裡,一個個談話正在發生。
語言紛然而出的樣子,跟剛剛在教室裡發生的,有一些不同。孩子的思考,在語言裡發生,也在行動裡發生,而且在行動裡表現他們的思考。
楊老師從一個「吝嗇的人」的故事開始說的,這個吝嗇的人住的房子,有白色象牙作成的籬笆。這個吝嗇的人,實在太吝嗇了,甚至不准許一隻小狗聞到從他的家裡飄出來食物的香味。但是,當吝嗇的人控告小狗偷聞了他的食物,得到的判決是,他可以鞭打小狗,但是只能鞭打小狗的影子。
如果故事形成的思考圈圈,也像是一個白色象牙圍成的籬笆,此刻有小孩繞著籬笆周圍打轉,也有的正坐在籬笆上,雙腳在籬笆邊空懸著,有時晃盪在籬笆的裡頭,有時晃盪在籬笆的外面。
楊老師又講了小時候吃蚯蚓的故事。楊老師餵鴨子吃蚯蚓,一邊餵,一邊撈起幾隻蚯蚓放到嘴裡吃。小孩聽到楊老師唏哩呼嚕吞蚯蚓的聲音,都噁心了起來。「怎麼可能?」「是真的嗎?」
「我可以講一個更離譜的。」一個小男孩說。
於是小男孩說起了爸爸吃麵,麵裡有蟑螂,也有人說作菜裡面會放螞蟻,等等。
若要給這段談話取個名字,可以取作「令人難以相信的事情」。在「令人難以相信的事情」當中,一定要有正常的食物,噁心的東西,和把那東西吃下去的人。而且這個故事必須盪在真與假的邊緣,使人也疑惑在相信與不相信的邊緣。
說著「吝嗇的人」這個故事時,故事彈跳床上發生了小小的跳動,蹦起,又落下。「吃蚯蚓」的故事,也引起了一些跳動。這一次的跳動比較劇烈,因為「噁心」和「令人難以相信」引起了小孩更多想法的活動。
楊老師接著拿出這本張淑琍的思考故事集「斑馬線雲」,和小孩們一起共讀故事集裡的「睡獅王」。讀完楊老師問小孩,讀完這個故事之後,有沒有什麼問題,或是想說的。
有個小孩說「我看得懂字,可是我不想唸。」
楊老師在白板上寫下這個想法,然後問小孩是什麼名字。小孩說,我不想寫名字。
於是,白板上就寫下了,
我看得懂字,可是我不想念。(我不想寫名字)
另外兩個小孩的問題是,
要介紹自己嗎? (李騏)
問問題一定要寫名字嗎?()
在這個時候,想事情的力量更多了,從一個不認識的吝嗇的人鞭打小狗的影子,到可以想像蚯蚓在嘴裡蠕動的黏黏滑滑的感受,到一個真正降臨在自己身上的事件,「請提出問題」。
「為什麼要提問題,我們學校都不太需要寫功課。」小孩這樣說。
「我們學校功課爆多的。」另一個小孩說。
「為什麼我要做『甚麼』?」這是小孩在生活中,常常面臨的疑惑吧。當這句話不是一個抱怨,不是一個抗議,而是一個小孩真正關切的問題。
在生活裡,當小孩問著這個問題的時候,對他自己或週遭的環境發生了什麼樣的互動,當小孩在這裡問著這個問題的時候,跟他的環境又發生了什麼樣的互動?
有一個小女孩問完她的問題說要自己寫名字。於是,小女孩上去白板寫了自己的名字,也有別的小孩也自己寫了的名字。
原本剛剛不想在問題後面寫上名字的大個兒男孩這時候說「我也要寫。」
「名字」寫在白板上,從小女孩書寫自己的名字的那一個時間,意義變得不同了。從被動的被別人提出,變成了主動的表達或自我宣告。於是,大個兒男孩決定要加入這個儀式。
楊老師繼續念著第一個問題「我看得懂字,可是我不想唸。」
楊老師問,會不會有時候我們認識一個字,可是不會唸。老師在白板上寫了一個字,是「門」這個字,裡面有一橫。「這個字怎麼唸?」楊老師問。
小孩到白板上寫了,「門」裡面有個「日」,「門」的旁邊有個「人」,「門」的裡面有個「兌」。在一段短短的時間裡,白板上像是掛起了一條晾衣繩,繩上掛著一個個有「門」的字。這條晾衣繩也掛起了一個個正在玩「門」這個字的小孩。
「字」是一種符號,這種符號,可以用來看,也可以用來唸。用來看的時候,有形象上的結構,用來唸的時候,會發出一些聲音。當晾衣繩上掛了許多有「門」的字的時候,「字」這種符號,正用不同的方式被檢視,被觀察,被注意,被遊戲。在這個「字」的遊戲裡,符號得先被分辨,拆解,重新結合。
上課結束的時候,楊老師走出教室,坐在外面的家長好奇的等待。「有什麼想問的嗎?」楊老師說。「剛剛在作什麼?」有家長問。楊老師提到小孩在教室裡說到他們的功課,也問家長,學習一定要有功課嗎?並且提到成長基金會的書,裴利老師寫的「遊戲是孩子的功課」。有媽媽說「遊戲有好的遊戲和壞的遊戲嗎?」「迷上遊戲是好的,但是沉迷不能克制就不好了。」楊老師也談到譬喻,隱喻和明喻。「為什麼我們要用譬喻,好像是有什麼不能直接說的。」有家長提出對譬喻的疑問。就在這個時間裡,一個個談話正在發生。
語言紛然而出的樣子,跟剛剛在教室裡發生的,有一些不同。孩子的思考,在語言裡發生,也在行動裡發生,而且在行動裡表現他們的思考。
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
知識論(5)
知識總是來自於經驗嗎?
有一種知識是先驗的(a priori)知識,這一類的知識的獲得,並不是來自於經驗。
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,並不是因為我們量過三角形,而且量過許多三角形,所以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一定是180度。
邏輯的規則,可能也不是來自於經驗。
比如,a=a,這個觀念,也不是從經驗獲得的。
只是,就是知道 a=a,就是知道,陳水扁=陳水扁,即使沒有見過陳水扁,仍然知道等號兩邊的物件是相同的。
有一種知識是先驗的(a priori)知識,這一類的知識的獲得,並不是來自於經驗。
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,並不是因為我們量過三角形,而且量過許多三角形,所以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一定是180度。
邏輯的規則,可能也不是來自於經驗。
比如,a=a,這個觀念,也不是從經驗獲得的。
只是,就是知道 a=a,就是知道,陳水扁=陳水扁,即使沒有見過陳水扁,仍然知道等號兩邊的物件是相同的。
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
知識論(4)
另一個問題,也很有趣。
說是有一人名字叫作 Chuck,Chuck 有一個很厲害的能力,就是可以分辨公的和母的小雞。但,說也奇怪的是,他並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分辨的。可能是用看的或是用摸的吧,說真的他自己也不十分確定。而且,對於驗證他的分辨公小雞和母小雞的能力,可是從來一點問題也沒有。如果你想知道,一隻小雞是公小雞還是母小雞,只要拿給 Chuck ,他一定可以告訴你的啦!
只是,這樣 Chuck 能不能算是 "知道" 如何分辨公小雞和母小雞呢? 這樣並不清楚自己 "為甚麼知道" 的 "知道" ,到底算不算知道呢?
說是有一人名字叫作 Chuck,Chuck 有一個很厲害的能力,就是可以分辨公的和母的小雞。但,說也奇怪的是,他並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分辨的。可能是用看的或是用摸的吧,說真的他自己也不十分確定。而且,對於驗證他的分辨公小雞和母小雞的能力,可是從來一點問題也沒有。如果你想知道,一隻小雞是公小雞還是母小雞,只要拿給 Chuck ,他一定可以告訴你的啦!
只是,這樣 Chuck 能不能算是 "知道" 如何分辨公小雞和母小雞呢? 這樣並不清楚自己 "為甚麼知道" 的 "知道" ,到底算不算知道呢?
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
知識論(3)
於是,別人又提出了一些問題,符合了最古老的知識的三個條件,可是又會讓人很懷疑那樣算是知識嗎?
比如說,有一個農夫,他在田野裡看到一隻看起來很像是羊的動物,於是他認為,在那一塊田野裡面,有一隻羊。
田野裡有一隻羊",這的確是真的,因為田野哩,的確是有羊的。只是那位農夫看到的,覺得應該是羊的那一隻,剛好不是一隻羊。只是一隻毛茸茸的,看起來像是一隻羊的狗而已。而更是有趣的事是,在那隻很像羊的狗的背後,就站著一隻羊。只是農夫並沒有看到那隻羊。
在這種情形下,可以說,農夫"知道"田野上有一隻羊嗎?
比如說,有一個農夫,他在田野裡看到一隻看起來很像是羊的動物,於是他認為,在那一塊田野裡面,有一隻羊。
田野裡有一隻羊",這的確是真的,因為田野哩,的確是有羊的。只是那位農夫看到的,覺得應該是羊的那一隻,剛好不是一隻羊。只是一隻毛茸茸的,看起來像是一隻羊的狗而已。而更是有趣的事是,在那隻很像羊的狗的背後,就站著一隻羊。只是農夫並沒有看到那隻羊。
在這種情形下,可以說,農夫"知道"田野上有一隻羊嗎?
知識論 (1)
知識論真的是個有趣的問題,也是因為清大的這位趙之振教授,講起課總是老師自己都心醉神迷的模樣。
這要說是知識的魅力嗎?還是這是一種人的魅力呢?
就像,如果談兒童哲學的人,不是楊老師,應該是完全不同的味道吧。那麼究竟兒童哲學是吸引人的學問,還是楊老師有吸引人的魅力呢?
如果談兒童哲學的人,是香港大學的 Dr. Splitter,那又會是什麼光景呢?
這要說是知識的魅力嗎?還是這是一種人的魅力呢?
就像,如果談兒童哲學的人,不是楊老師,應該是完全不同的味道吧。那麼究竟兒童哲學是吸引人的學問,還是楊老師有吸引人的魅力呢?
如果談兒童哲學的人,是香港大學的 Dr. Splitter,那又會是什麼光景呢?
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
畫說哲學系列
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
談論
一直很喜歡,那種談論的味道。
有時候,談論的繽紛,有如煙火般放射,顏色四散奔出。
有時候,四散的繽紛,又聚歛成味道豐富的果凍狀凝結體。
有時候,奔灑而出的音樂聲音,像是沿著一支樂曲的主軸,
有時候,在不斷發生的想法當中,收與放,
在 啊~哈~ 的一聲讚嘆中才知道,不停的尋尋覓覓,原來是因為要走到這裡。
有時候,談論的繽紛,有如煙火般放射,顏色四散奔出。
有時候,四散的繽紛,又聚歛成味道豐富的果凍狀凝結體。
有時候,奔灑而出的音樂聲音,像是沿著一支樂曲的主軸,
有時候,在不斷發生的想法當中,收與放,
在 啊~哈~ 的一聲讚嘆中才知道,不停的尋尋覓覓,原來是因為要走到這裡。
在談論中的發生
2011.3.5 於禮筑外文書店
這次,在禮筑的二樓談論假裝與演戲,談了一些時候,楊老師說,我們剛剛作了一些事情,讓原本我們覺得清楚的,現在變得有點模糊。只是,這些事情,要怎麼樣在跟孩子的談論當中發生?
這個問題,問了一個我很想知道的問題的其中幾乎大部分。
怎樣在跟孩子的談論中發生?
那得先知道,想發生的是什麼?
如何讓這些事情發生?
是讓清楚的事情變得模糊嗎?我覺得這是談論的過程中發生的一個現象,一個意義,但也並不是全部的意義。也許也不一定能找得到全部的意義,只是可能有些甚麼呢?
幸珍說,上了一年的兒哲課,好像個性也有一些改變。
今天聽慧芳說了孩子的故事,突然想起第一次看到慧芳時,覺得與從前的慧芳也有一些不同。
如同上次那個很可愛的常去倫敦玩的楊老師的學生,聽她說她教英文課的學生的故事,那些她一邊笑說很欠扁的小孩,其實聽起來個個都是她的樣子。
在談論或是教學的互動中,大家都會漸漸跟這個團體發生的氣氛更靠近一點點,也許在這個探索團體裡,大家也漸漸跟楊老師,和這個團體的樣子多像了一點點。
這樣的意義,如果在跟孩子的談論中間發生呢?
的確,在跟孩子的互動當中,有些時候,會想要去影響某個孩子。也許是小孩的個性,思考方式,或是看得出來的,是與這個小孩經常相處互動的大人,在孩子的心裡留下的價值或是習慣。
與孩子的這些互動的時候,首先考驗的是自己的眼光。眼光決定了自己看到的世界,看到的孩子的樣子。
也許可以這樣說,
在與孩子的談論中,想要發生些什麼?如何讓這些事情發生?
決定這些事情的,是與孩子談論的人的樣子。
如果自己是一根蔥,在談論當中,常常便帶著蔥的味道。
如果自己是一抹陽光,在談論當中,便常常閃現陽光的亮度。
那麼,自己又是什麼呢?
這真是個困難了。李普曼以他的哲學教材及一些書籍影響閱讀這些書籍的人,楊老師以他的談論,書籍影響與他互動的人。
我又是什麼?
閱讀了李普曼,也許就帶了點李普曼,與楊老師,幸珍,李曄,秀玲,慧芳,阿健,小鳳,一個下午共同呼吸討論房間裡的空氣,於是,也就帶了一點他們。與毓書,晨慧談了一談與小孩的對話,於是也帶了一點甚麼。也許這個禮拜閱讀了吉普林,或是點閱了哈佛大學教授在 youtube 上的演講,於是也帶在身上了一點點。當然,還有許多種種的生活經驗。
一個永遠不能像天那樣高,也不一定能掌握終極的意義,只是不斷的在時間與空間中探索意義的個體。
這次,在禮筑的二樓談論假裝與演戲,談了一些時候,楊老師說,我們剛剛作了一些事情,讓原本我們覺得清楚的,現在變得有點模糊。只是,這些事情,要怎麼樣在跟孩子的談論當中發生?
這個問題,問了一個我很想知道的問題的其中幾乎大部分。
怎樣在跟孩子的談論中發生?
那得先知道,想發生的是什麼?
如何讓這些事情發生?
是讓清楚的事情變得模糊嗎?我覺得這是談論的過程中發生的一個現象,一個意義,但也並不是全部的意義。也許也不一定能找得到全部的意義,只是可能有些甚麼呢?
幸珍說,上了一年的兒哲課,好像個性也有一些改變。
今天聽慧芳說了孩子的故事,突然想起第一次看到慧芳時,覺得與從前的慧芳也有一些不同。
如同上次那個很可愛的常去倫敦玩的楊老師的學生,聽她說她教英文課的學生的故事,那些她一邊笑說很欠扁的小孩,其實聽起來個個都是她的樣子。
在談論或是教學的互動中,大家都會漸漸跟這個團體發生的氣氛更靠近一點點,也許在這個探索團體裡,大家也漸漸跟楊老師,和這個團體的樣子多像了一點點。
這樣的意義,如果在跟孩子的談論中間發生呢?
的確,在跟孩子的互動當中,有些時候,會想要去影響某個孩子。也許是小孩的個性,思考方式,或是看得出來的,是與這個小孩經常相處互動的大人,在孩子的心裡留下的價值或是習慣。
與孩子的這些互動的時候,首先考驗的是自己的眼光。眼光決定了自己看到的世界,看到的孩子的樣子。
也許可以這樣說,
在與孩子的談論中,想要發生些什麼?如何讓這些事情發生?
決定這些事情的,是與孩子談論的人的樣子。
如果自己是一根蔥,在談論當中,常常便帶著蔥的味道。
如果自己是一抹陽光,在談論當中,便常常閃現陽光的亮度。
那麼,自己又是什麼呢?
這真是個困難了。李普曼以他的哲學教材及一些書籍影響閱讀這些書籍的人,楊老師以他的談論,書籍影響與他互動的人。
我又是什麼?
閱讀了李普曼,也許就帶了點李普曼,與楊老師,幸珍,李曄,秀玲,慧芳,阿健,小鳳,一個下午共同呼吸討論房間裡的空氣,於是,也就帶了一點他們。與毓書,晨慧談了一談與小孩的對話,於是也帶了一點甚麼。也許這個禮拜閱讀了吉普林,或是點閱了哈佛大學教授在 youtube 上的演講,於是也帶在身上了一點點。當然,還有許多種種的生活經驗。
一個永遠不能像天那樣高,也不一定能掌握終極的意義,只是不斷的在時間與空間中探索意義的個體。
假裝,與演戲
2011.3.5 師培 於大安森林公園 與 禮筑外文書店
慧芳說了一個哥哥與弟弟的故事,弟弟想吃拜拜供桌上的葡萄,哥哥拜了拜神明,說:神明說不行耶。慧芳問:孩子的假裝,跟演戲,有什麼不一樣?
李曄舉了她們帶小孩玩查戶口遊戲的時候,查戶口這個遊戲,每一個小組裡面要有小孩扮演爸爸,媽媽,和小孩。就很像在老鷹抓小雞的遊戲裡面,有雞媽媽和小雞那樣。這樣算是扮演嗎?
我覺得這樣不算,因為在遊戲裡面,並沒有帶入角色的意義。
李曄又說,她們一邊說明遊戲,一邊告訴孩子,你們是一個家庭,有爸爸,有媽媽,要保護小孩。原本在遊戲裡,查到戶口的家庭裡多出來的小孩,就要趕快跑走。可是小孩覺得他們是一家人,爸爸媽媽要保護小孩,所以小孩都不願意跑走。
秀玲問說,我剛剛認為遊戲裡面沒有意義,所以不是扮演,想多知道一點我的意思是什麼。
可是,當我聽李曄說到,小孩因為家人要互相保護,所以原本應該要跑走的小孩,就不願意跑走的時候。這時我覺得角色已經有了意義,所以開始像是扮演了。
鷰儀就劇場的定義來說,有演出的人與觀眾,就是一個劇場。
楊老師說,不是有時候我們自己就演起來了嗎?比如說,洗澡的時候,就演出洗得很舒服的樣子。
這樣嗎?可是若沒有觀眾,又為什麼要演戲?這一點,我覺得很奇怪。
李瞱老師又提到,她常常跟別人講話的時候,會講得很有表情,動作,別人會說,你很愛演耶。講得很有表情,動作,就算演戲嗎?
我於是想到,之前要講到日本去玩的一段事件給朋友聽,一邊講,一邊比手畫腳,用許多聲音,表情來說明想要敘述的情境。動作,表情的誇張,就是一種演戲嗎? 我覺得不是這樣,當我運用了更多的表情,動作時,想要作到的,是恢復敘述的事件當時的情境。
我覺得,演戲是自己創造了一個空間,這個空間,是一個獨立於外在真實世界的空間,有自己定義的情境,與意義。
小孩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演戲,或是假裝的呢?
幸珍說,小孩知道什麼是真實嗎?不然要怎麼假裝呢?
小孩甚麼時候開始知道真實呢? 知道真實,才會開始假裝嗎?
楊老師說到,靈靈對聖誕老公公的想法。有一次楊老師問靈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為沒有聖誕老公公的,靈靈說二年級開始就不相信啦。可是,楊老師記得靈靈四年級的時候,都還在家裡掛上屬於她自己的,和屬於家裡的三隻小貓的總共四隻聖誕襪呀。
我說,那是因為靈靈想要完成楊老師家裡的每年都要上演一次的,那部叫作<聖誕節>的戲。
鷰儀說,她蠻喜歡這個詮釋的方式。
李曄說,她覺得靈靈掛上聖誕襪,是當作一種 "儀式"。
慧芳說了一個哥哥與弟弟的故事,弟弟想吃拜拜供桌上的葡萄,哥哥拜了拜神明,說:神明說不行耶。慧芳問:孩子的假裝,跟演戲,有什麼不一樣?
李曄舉了她們帶小孩玩查戶口遊戲的時候,查戶口這個遊戲,每一個小組裡面要有小孩扮演爸爸,媽媽,和小孩。就很像在老鷹抓小雞的遊戲裡面,有雞媽媽和小雞那樣。這樣算是扮演嗎?
我覺得這樣不算,因為在遊戲裡面,並沒有帶入角色的意義。
李曄又說,她們一邊說明遊戲,一邊告訴孩子,你們是一個家庭,有爸爸,有媽媽,要保護小孩。原本在遊戲裡,查到戶口的家庭裡多出來的小孩,就要趕快跑走。可是小孩覺得他們是一家人,爸爸媽媽要保護小孩,所以小孩都不願意跑走。
秀玲問說,我剛剛認為遊戲裡面沒有意義,所以不是扮演,想多知道一點我的意思是什麼。
可是,當我聽李曄說到,小孩因為家人要互相保護,所以原本應該要跑走的小孩,就不願意跑走的時候。這時我覺得角色已經有了意義,所以開始像是扮演了。
鷰儀就劇場的定義來說,有演出的人與觀眾,就是一個劇場。
楊老師說,不是有時候我們自己就演起來了嗎?比如說,洗澡的時候,就演出洗得很舒服的樣子。
這樣嗎?可是若沒有觀眾,又為什麼要演戲?這一點,我覺得很奇怪。
李瞱老師又提到,她常常跟別人講話的時候,會講得很有表情,動作,別人會說,你很愛演耶。講得很有表情,動作,就算演戲嗎?
我於是想到,之前要講到日本去玩的一段事件給朋友聽,一邊講,一邊比手畫腳,用許多聲音,表情來說明想要敘述的情境。動作,表情的誇張,就是一種演戲嗎? 我覺得不是這樣,當我運用了更多的表情,動作時,想要作到的,是恢復敘述的事件當時的情境。
我覺得,演戲是自己創造了一個空間,這個空間,是一個獨立於外在真實世界的空間,有自己定義的情境,與意義。
小孩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演戲,或是假裝的呢?
幸珍說,小孩知道什麼是真實嗎?不然要怎麼假裝呢?
小孩甚麼時候開始知道真實呢? 知道真實,才會開始假裝嗎?
楊老師說到,靈靈對聖誕老公公的想法。有一次楊老師問靈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為沒有聖誕老公公的,靈靈說二年級開始就不相信啦。可是,楊老師記得靈靈四年級的時候,都還在家裡掛上屬於她自己的,和屬於家裡的三隻小貓的總共四隻聖誕襪呀。
我說,那是因為靈靈想要完成楊老師家裡的每年都要上演一次的,那部叫作<聖誕節>的戲。
鷰儀說,她蠻喜歡這個詮釋的方式。
李曄說,她覺得靈靈掛上聖誕襪,是當作一種 "儀式"。
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
杜老師的童話課 (二)
童話有一些特色,
生命歷程的追求,讀者在故事中會對某一個主角產生認同,故事裡總會出現魔法,而且常常是 Happy Ending。
西方童話當中,對時間,地點,常常沒有明確的交代。因為那表示了這樣的故事可能發生在任何的時間,地點,象徵了人類的普同性,是所有人共同的願望和命運。
糖果屋的故事,表達了當時的小孩一個共同的擔心,食物的不足,與被父母放養的可能。
鐵約翰是格林童話的故事,鐵約翰是一個被關在鐵籠子裡的野人,一天小王子正在玩著球,球掉進了鐵約翰的籠子裡,因此鐵約翰要求小王子把他的籠子打開,出了籠子的鐵約翰帶著小王子就跑到森林裡了。小王子與鐵約翰開始了他們的冒險,在森林裡,也發現了一座花園,和花園裡的公主。小王子有一頭金色的頭髮,在森林裡,和遇見公主剛開始的時候,小王子一直把他的金髮,用布捆住,用帽子遮著,一直到故事的最後。杜老師說小王子一直藏住的金髮,是象徵文明,而鐵約翰象徵的是原始的力量。在這個故事裡,小王子跟著鐵約翰一起到森林裡冒險,最後能與公主相遇。在故事的最後也發現,鐵約翰原來也是某國的國王。循著故事的線一路走來,感覺是理性,秩序是需要野性力量的滋養。原始與文明,能夠得到一種互相的協調。
明朝也有一個名為促織的故事,相對於西方的童話,中國的童話常對時間,地點的交代都很明晰,這樣明白交代的味道,是讓人覺得,這個故事真的是真的。
促織就是蟋蟀,故事裡官員原本要獻給朝廷的一隻大蜥蟀,卻被家中的小兒玩弄之間弄死了。官員正在生氣又擔心的時候,小兒卻在玩耍之間不慎落井,之後便昏迷了。小兒看起來昏昏沉沉,也沒有要清醒的樣子,但此時,在家裡卻發現了一隻長的不挺健壯,但顏色奇異的蟋蟀。這隻體型不起眼的蟋蟀,與別的蟋蟀相鬥,竟然屢戰屢勝。這隻奇特的蟋蟀,之後便獻給朝廷,經歷了無數的戰役。一直到後來,有一天,小兒突然清醒了,家人問小兒這段昏迷時間的情形,小兒說,他覺得自己彷彿變成了一隻蟋蟀,跟許多蟋蟀相鬥,且因為走訪各處與蟋蟀相鬥,也遊歷了無數的地方。
生命歷程的追求,讀者在故事中會對某一個主角產生認同,故事裡總會出現魔法,而且常常是 Happy Ending。
西方童話當中,對時間,地點,常常沒有明確的交代。因為那表示了這樣的故事可能發生在任何的時間,地點,象徵了人類的普同性,是所有人共同的願望和命運。
糖果屋的故事,表達了當時的小孩一個共同的擔心,食物的不足,與被父母放養的可能。
鐵約翰是格林童話的故事,鐵約翰是一個被關在鐵籠子裡的野人,一天小王子正在玩著球,球掉進了鐵約翰的籠子裡,因此鐵約翰要求小王子把他的籠子打開,出了籠子的鐵約翰帶著小王子就跑到森林裡了。小王子與鐵約翰開始了他們的冒險,在森林裡,也發現了一座花園,和花園裡的公主。小王子有一頭金色的頭髮,在森林裡,和遇見公主剛開始的時候,小王子一直把他的金髮,用布捆住,用帽子遮著,一直到故事的最後。杜老師說小王子一直藏住的金髮,是象徵文明,而鐵約翰象徵的是原始的力量。在這個故事裡,小王子跟著鐵約翰一起到森林裡冒險,最後能與公主相遇。在故事的最後也發現,鐵約翰原來也是某國的國王。循著故事的線一路走來,感覺是理性,秩序是需要野性力量的滋養。原始與文明,能夠得到一種互相的協調。
明朝也有一個名為促織的故事,相對於西方的童話,中國的童話常對時間,地點的交代都很明晰,這樣明白交代的味道,是讓人覺得,這個故事真的是真的。
促織就是蟋蟀,故事裡官員原本要獻給朝廷的一隻大蜥蟀,卻被家中的小兒玩弄之間弄死了。官員正在生氣又擔心的時候,小兒卻在玩耍之間不慎落井,之後便昏迷了。小兒看起來昏昏沉沉,也沒有要清醒的樣子,但此時,在家裡卻發現了一隻長的不挺健壯,但顏色奇異的蟋蟀。這隻體型不起眼的蟋蟀,與別的蟋蟀相鬥,竟然屢戰屢勝。這隻奇特的蟋蟀,之後便獻給朝廷,經歷了無數的戰役。一直到後來,有一天,小兒突然清醒了,家人問小兒這段昏迷時間的情形,小兒說,他覺得自己彷彿變成了一隻蟋蟀,跟許多蟋蟀相鬥,且因為走訪各處與蟋蟀相鬥,也遊歷了無數的地方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